经过10年角逐,新权势品牌角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,市场格局变动也愈发频繁。
最新数据显示,造车新权势4月出货量榜单第三打破现有格局,前三名依次是零跑汽车、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。
有着“理想平替”之称的零跑汽车4月出货41039辆,同比增长173%,连续两个月登顶新权势销冠。小鹏汽车出货35045辆,同比增长超270%。而去年稳坐头把交椅的理想汽车,继今年1、2月被小鹏反超后,3、4月又由于零跑逆袭降到3、,4月出货33939辆,同比增长31.6%。
紧随其后的是小米汽车、蔚来、深蓝、极氪、阿维塔、岚图、智己,且现在仅有智己一家出货未过万,单月出货4366 辆。其中小米、蔚来、深蓝月销售量均超越两万辆。
在过去两年间新权势以强劲的销售量和技术革新,打破了原有些市场格局,使得传统品牌重压倍增,今年的“战况”显然愈加激烈。伴随各家车企打出的牌愈加多,行业角逐也从单一商品较量渐渐升级为品牌、商品、技术与Supply chain等全方位的体系力角逐。
排名洗牌
当电动车用户五一期间在高速服务区 “ 抢 ” 充电桩的时候,新权势4月出货量榜单就 如期揭榜。如前3月一样,排名次序仍然不断发生变化,也又一次刷新了市场对新权势角逐激烈程度的认知。
第一是零跑4月单月出货量达41039辆,同比增幅高达173%,连续两月登顶造车新权势销售量榜首。销售量跃升背后,是零跑B系列车型的有力补充。资料显示,4月十日上市的零跑B10上市48小时订单就突破30000辆。而这款以9.98万元起价格切入市场的车型,上市仅半月即达成万辆出货,也成为又一现象级商品。
图片来源:零跑汽车
小鹏汽车以35045辆的成绩位居第二,同比增长273%,连续六个月出货量突破3万辆。其中MONA M03作为销售量支柱,上市8个月累计出货已超10万辆。小鹏P7+上市5个月内就达成了5万辆下线,配合2025款G6/G9的改款升级,形成了愈加明确完整的商品矩阵,这也帮助小鹏达成了销售量的迅速提高。
紧随其后的是理想汽车,4月共出货新车33939台,同比增长31.6%。虽然仍维持高速增长,但与零跑、小鹏相比,只能屈居3、。除去车型价格高于前两者以外,理想汽车也已经有一年时间未发布新车型。不过,理想汽车的L系列车型已经于5月8日开启焕新升级,销售量或将迎来上升拐点。
以问界为销售量主力的赛力斯最新披露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,4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31488辆,同比增长12.99%。
小米汽车4月出货28000辆,同比上涨297%。整个4月小米汽车的销售量只比3月少了1000辆。后期伴随YU7车型的亮相,业内预计小米的销售量还将迎来新的增长。
同时处于月销2万辆梯队的,还有蔚来和深蓝。今年以来遭到销售量质疑的蔚来4月推出买车打折,销售量明显回升,4月出货新车2.4万辆,同比增长53%。深蓝在4月出货了20138辆新车,同比增长58%。
极氪4月共出货新车13727辆,同比下滑近15%。或因销售量下滑明显,5月4日,极氪科技集团宣布了一项紧急人事任命: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分管极氪品牌国内推广服整体工作,直接管理品牌推广中心、用户增长中心、用户出货中心;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、用户互联网中心、用户数字化、运营与步骤,帮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推广服,向林杰汇报。
阿维塔在4月份共出货新车11681辆,同比增长122.6%;岚图汽车4月共出货新车10019辆,同比增长150%。
根据现在进步态势,伴随战况不断升级,新权势排名还将在竞逐中不断变换。而继4月上海汽车展会之后,下面各家新权势品牌的重拳车型也将陆续上市,必然给激烈的战局再“添一把火”。
体系力挑战
除去商品以外,历程过多轮生死存亡之争的新权势品牌也迎来了更多维度的挑战。
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理想增程商品遭到围剿,而纯电商品仍未补充上位。其依靠的增程式SUV市场被问界、零跑、智界、深蓝等后来者渐渐蚕食,近日L系列商品焕新推出,但在“智驾”高速发展被套上“紧箍咒”后,是不是能给品牌带来新的增量也变得没办法预料。更为严峻的是,伴随“智驾”平权与性价比被反复提及,均价在20万元以上的理想也不能不面临买家的反复权衡。
不过,底价方案也并不是一劳永逸。蔚来推出的乐道品牌,就没扛起原有些销售量预期。此前,乐道L60上市后,前总裁曾承诺销售量目的,但实质出货量未达预期,承诺者也已于4月辞职。
图片来源:乐道
到了现在,乐道销售量仍与既定目的相差甚远。后推出的第三品牌萤火虫,市场反馈也好像并不乐观。
而根据蔚来的预期,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达成盈利,其中乐道将成为盈利主要原因之一。为了更好地达成盈利目的,蔚来还在管理方面提出了降本提效,蔚来开创者、董事长李斌甚至开始亲自参与Supply chain谈判。此前,“向Supply chain开刀”这套管理模式,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已经亲自验证过了。
但对于蔚来而言,怎么样在多品牌策略下合理分配资源,达成各品牌的协同进步并尽快达成盈利,更是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。
不只蔚来,多家车企都开始在Supply chain整理上发力。如极氪和领克合并、华为与赛力斯的深度合作等。
新的角逐格局下,相较于商品角逐,体系力博弈有哪些用途也渐渐显现。不能否认的是,相较于传统车企的成熟体系,新权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,也因此在近年间不断调整策略。进入2025年,传统车企相继发力智能驾驶范围,但新权势品牌现在仍未打造起稳定的护城河,角逐无疑将进一步加剧。
作者:郑宇